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本质

导语
思考的进与退

解决问题不能习惯于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不能事情来了就做而不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任何需要咬牙坚持的努力都无法长久,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我们应该刻意培育练习深度思考的能力,使之成为习惯。

解决问题的独特性是通过逐步的深度思考、变成,而不仅仅是做。只有深度思考才能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遇到复杂问题时,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

思考的进与退:抽离与辨别

思考的退是抽离。面对难题,思考者需要学会抽离,因为人的本性习惯了填充。为什么拥有最多资料的人,也常常会做出一个最坏的决策?假如吸收信息和堆叠资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像一部填充的机器把外部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大脑。在学习时你会有一种充实的快感,感到自己很安全。这不是因为学到了知识,而是因为人的本性喜欢填充,哪怕填充进来的是思维垃圾。抽离,就是学会清空大脑内的思维垃圾,抹掉旧的思路,跳出常规的思维习惯,建立一条全新的路径。[1]

思考的进是辨别出真正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它外在的表象,有时表面问题遮挡住了我们的眼睛,导致真正的问题无法被我们察觉。辨别真正的问题,意味着要分解与剔除无关信息,厘清问题的主线。问题的主线是必须要做的任务,只有将问题的主线厘清了,才能坚定自己执行计划的决心。所以,直奔目标之前,先对无关信息进行剔除,然后绕开障碍,才能直奔核心。

打破标签,找到问题的本质

打破标签,返璞归真,才能回归问题本质。人生中的很多问题本质上是自我的障碍,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本在于自我觉知。朝着目标出发解决问题,这时候的目标不该是满足于别人强加的标签或自选的标签,问题的本质是找到自我,发现自我,突破常规,突破别人给的标签,“跟着你的激情走”。

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身份与职位、头衔或角色混淆,也许这些标签(如导师、妻子或母亲)确实能在某个时段定义我们。我们任何时候都爱贴上各式标签,但当发现它们有点不合身,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时,我们会感到害怕。可这些标签并非不可打破的,不论是别人强加的标签,还是我们给自己的标签。你可以摆脱他人对你的期待,而且能够避免为自己设定狭隘的标准。[2]

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下,潜藏着一个变幻莫测的“自我”。与这个“自我”相处时,我们需要勇气、耐性和决心,需要不断突破舒适区。因此,了解到自己的本性,需要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态度,观察世界,体验新事物;需要勇于尝试,不停追问自己在乎什么,喜爱什么,从事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热爱的事物和生命的目标,

Reference

[1]

萧亮:《深度思考》: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852688/

[2]

[美]莫琳·希凯:《深度思考》: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12510/

《人才资源》,由中国人力资源网携手大家社区共同打造,致力于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传递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内容囊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话题和深度报道。我们还定期邀请人力资源总监、CEO、总经理、人力资源专家等举办线上/线下的沙龙活动,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与分享的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人才资源」或「hr_com_cn」,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