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爵士乐和戏剧表演中,一场即兴式创作的演出被认为是具有较高沉浸感的体验。没有剧本,表演者可以基于预先设定好的角色临场发挥并设置场景细节、自我发散,演出成型的剧情。
在创作中,“即兴”即一边创作一边演出,类似的,在创新型组织中,即兴能力代表了在任务情境中的创新潜力,实时的、适应性的原创行为。
组织中的即兴能力
在企业中,组织就像有机体,具备各式属性和能力,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和西蒂尼·温特(Sidney Winter)将其称为“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涉及例行程序,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和应对随机事件中不断修改例行程序。
科利斯(Collis)提出三类组织能力:第一类能力指企业开展生产规划、物流配送和产品营销等基本职能活动的能力;第二类能力是指带有过程性质的企业动态提升各项业务活动的能力;第三类能力是企业认知和开发自己潜能,早于竞争对手制定开发策略并能更好地加以执行的能力。温特又在科利斯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了零阶能力(生存)、一阶能力(竞争)、二阶能力(再造)的动态能力阶层模型。[1]
即兴和动态能力都是为了适应快速变革的环境,表现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即兴能力同时包含了上述三种生存、竞争和再造的综合性组织能力,特指在时间压力下,利用现有资源,立即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兴:思考与行动
即兴能力是在时间压力下直觉、创造力与利用现有资源(本质是解决不可预见的问题)的混合。
即兴强调思考与行动同时进行。即兴能力即为一个组织或者其成员利用可得的资源有效地行为,没有预先设定的计划,计划与执行汇合,在行动中思考。
即兴能力同时又强调行动的非随意性,有目的地实现突破,刻意对计划与执行进行融合,以期产生创新效果。但即兴发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产生创新效果,在管理学研究中,即兴能力对创新的主效应是模棱两可的,只有在一定的团队及环境因素下,两者的关系才是显著正相关的,当创业者拥有高的自我效能时,创业者即兴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正相关。[2]
即兴能力的培养
即兴能力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能力,也是一种模式化和经验化的解决临时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变得更有自发性和创造性,更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学习戏剧中的即兴表演技法,将其应用到组织即兴能力开发和即兴培训中[3]。
首先要有即兴意识。例如信息技术(IT)企业的员工意识到他们必须经常处于自发状态,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其次善于接受、支持并改善合作者的想法。正如即兴表演中,好的演员之间看起来像有心灵感应一样,好像每件事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4]在即兴行动中要给合作伙伴以安全感,提高冒险者在面对意外状况时的自信心和舒适感,给予对方支持。
最后,工作沉浸有助于提高即兴能力。[5]即兴发生的本质是计划行为的偏离。在新的勇敢尝试中,正在从事任务的挑战性与自身拥有的最大技能相匹配,体会到“挑战—技能平衡”感。也即必须专心致志地应对,同时也体会到充分的掌控感。由此,沉浸式工作不仅可以体会到冒险的乐趣,而且具备持久的适应价值,在第一回合的即兴后会产生学习和强化的循环,最终提升即兴能力。
参考资料
曾双喜:企业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t6IBqW0OqwfJMbHbsQeYGQ
[2]
张小林,裘颖.即兴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3):156-160.: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
[3]
何辉和肖慧芹:原创 | 组织中的即兴能力开发: https://mp.weixin.qq.com/s/e-p3IVdRDbfQT4tgVLtCdQ
[4]
何辉和肖慧芹《天生具备,还是后天培养?——组织中的即兴能力开发》: https://mp.weixin.qq.com/s/oSBk0X3kZenjKZZaF9HAPg
[5]
熊立,柳波,占小军,等.平台型领导如何赋能知识型员工“适时应务”?——基于沉浸理论的链式中介模型[J].管理世界,2023,39(02):124-140+223+141.: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